河 北 省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2011年2月22日
201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个核心,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0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5.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6928.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53.0%和34.3%。
图1 2005-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8%。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9.0%和10.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
图2 2005-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
指 标 | 指 数 | 比上年增长(%)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3.1 | 3.1 | |
食品 | 107.8 | 7.8 | |
烟酒及用品 | 101.5 | 1.5 | |
衣着 | 97.5 | -2.5 |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99.8 | -0.2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02.5 | 2.5 | |
交通和通信 | 99.1 | -0.9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0.1 | 0.1 | |
居住 | 104.1 | 4.1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回落0.07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2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0.8亿元,增长24.7%。税收收入1074.0亿元,增长28.0%。财政支出2778.9亿元,增长18.4%。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5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实缴税金1279.3亿元,增长26.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53.1%;完成出口159.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4%,提高4.2个百分点;就业人员1509.4万人,增长5.1%。
二、农 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6万公顷,增长1.1%;总产量2975.9万吨,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1243.7万吨,增长0.04%;秋粮产量1732.2万吨,增长3.9%。
图3 2005—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万吨)
全年棉花播种面积58.2万公顷,减少6.2%;总产量57.0万吨,减少5.8%。
全年油料播种面积46.4万公顷,减少6.5%;总产量140.3万吨,减少2.1%。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3.9万公顷,增长3.4%;总产量7073.6万吨,增长4.9%。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8.7万公顷,增长31.9%;产量1765.7万吨,增长39.2%。
全年肉类总产量416.8万吨,下降2.3%;生猪年末存栏1846万头,减少6.2%;生猪出栏3222.9万头,减少3.3%;牛奶产量439.8万吨,减少2.6%;禽蛋产量339.1万吨,减少4%。
全年水产品产量106.3万吨,增长5.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71.8万吨,增长8.3%;捕捞水产品产量34.5万吨,增长1.3%。
全年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68.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6%,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7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2.9%。实际机耕面积531.7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1.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27.5万公顷,占72.0%,提高0.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342.9万公顷,占39.3%,提高3.1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511.8亿千瓦小时,增长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2.8亿元,增长16.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9%,集体企业增长6.2%,股份制企业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6%,重工业增长16.0%。
图4 2005—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7.2%,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增长12.1%;石化工业增长9.0%;医药工业增长16.9%;建材工业增长16.9%;食品工业增长13.9%;纺织服装业增长2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分别增长62%、38.8%和31.4%。
表2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3.4 | 2.5 |
纱 | 万吨 | 123.9 | 17.8 |
布 | 亿米 | 54.8 | 37.2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420.5 | 2.0 |
卫生陶瓷 | 万件 | 2208.9 | 5.2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130.2 | 23.7 |
乳制品 | 万吨 | 255.4 | 14.6 |
原盐 | 万吨 | 419.0 | 5.5 |
软饮料 | 万吨 | 202.9 | 16.0 |
饮料酒 | 万升 | 170602.1 | 6.7 |
#白酒(商品量) | 万升 | 26137.4 | 13.5 |
啤酒 | 万升 | 134440.3 | 7.1 |
卷烟 | 亿支 | 775.0 | 4.4 |
生铁 | 万吨 | 13705.4 | 1.0 |
粗钢 | 万吨 | 14458.8 | 4.5 |
钢材 | 万吨 | 16757.2 | 8.4 |
铁合金 | 万吨 | 17.5 | 30.9 |
原煤 | 万吨 | 10199.3 | 23.4 |
原油 | 万吨 | 599.0 |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1992.6 | 14.5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12.7 | 16.7 |
农用化肥(折纯量) | 万吨 | 178.2 | -9.5 |
化学农药(原药) | 万吨 | 3.6 | 34.6 |
轮胎外胎 | 万条 | 33.9 | 58.8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45.3 | 6.7 |
中成药 | 吨 | 41776.0 | -3.9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15745.4 | 9.6 |
汽车 | 万辆 | 71.0 | 38.1 |
改装汽车 | 万辆 | 8.0 | 31.5 |
摩托车 | 万辆 | 48.0 | -18.6 |
水泥 | 万吨 | 12594.3 | 16.4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12033.8 | 25.8 |
单晶硅 | 千克 | 3838693.0 | 80.4 |
太阳能电池 | 千瓦 | 1880289.4 | 65.0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 41.9%。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及增速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工业利润总额 | 1754.5 | 41.9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299.8 | 35.7 |
其中:集体企业 | 42.4 | 30.3 |
股份制企业 | 1012.2 | 41.7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30.3 | 31.6 |
其中:私营企业 | 1127.1 | 44.5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914.6 | 31.1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3320.2万平方米,增长33.0%;房屋竣工面积8345.7万平方米,增长7.7%。
图5 2005-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921.8亿元,增长23.3%;农村投资2160.7亿元,增长20.5%。
图6 2005—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8.5亿元,比上年增长 30.3%;第二产业投资5602.6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投资7000.8亿元,增长34%。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244.2亿元,增长27.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3%,其中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投资分别增长42.2%、30.8%、18.7%和3.7倍。
表4 2010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单位:亿元
行 业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12921.8 | 23.3 |
农、林、牧、渔业 | 318.5 | 30.3 |
采矿业 | 361.1 | 28.2 |
制造业 | 4535.0 | 7.5 |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 181.7 | 11.9 |
食品制造业 | 121.3 | 22.8 |
纺织业 | 195.2 | 4.4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55.9 | 28.1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376.2 | -0.7 |
医药制造业 | 110.2 | 37.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15.5 | 26.7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94.6 | -20.0 |
金属制品业 | 372.0 | 10.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53.4 | 24.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45.9 | 13.1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38.7 | 31.9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318.7 | 21.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2.9 | 9.3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35.2 | 20.7 |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 537.2 | 32.2 |
建筑业 | 71.3 | 229.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356.2 | 44.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0.7 | 262.6 |
批发和零售业 | 403.5 | 5.4 |
住宿和餐饮业 | 136.2 | 24.2 |
金融业 | 12.2 | 1.9 |
房地产业 | 3003.9 | 47.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20.1 | 6.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1.1 | -32.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23.5 | 21.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9.7 | 4.2 |
教 育 | 138.0 | 4.5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106.0 | -1.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19.7 | 49.2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50.1 | 43.4 |
在重大投资项目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76个,比上年增加965个;完成投资6759.0亿元,增长44.0%。其中曹妃甸工业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分别完成投资687.7亿元和227.8亿元,分别增长5.7%和18.1%。青兰高速邯郸西至涉县段,承朝高速公路、承唐高速公路,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黄骅发电厂二期,河北国华电厂定州发电有限公司扩建二期,石家庄市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河北承德围场御道口牧场150mw风电场建设项目,沽源县东辛营建投能源20万千瓦风场项目,河北亿隆公司年产5万吨发电机主轴制造项目,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年产300兆瓦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南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四方物流一期项目,胜芳国际家具博览有限公司家具博览城建设,河北钢铁集团承钢老厂区改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改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785.6亿元,增长46.5%;办公楼投资51.2亿元,增长70.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75.2亿元,增长83.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203.0亿元,增长1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618.8亿元,增长16.3%。分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5%,金银珠宝类增长32.4%,汽车类增长2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5%,粮油食品类增长21.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0.8%。
图7 2005—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41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出口总值225.7亿美元,增长43.9%;进口总值193.6亿美元,增长38.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83.4亿美元和35.7亿美元,分别增长44.2%和74.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7.0%和15.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3.4亿美元,增长46.7%;汽车出口4.4亿美元,增长51.5%;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8.7亿美元,增长42.2%;钢材出口34.2亿美元,增长93.0%;农产品出口12.3亿美元,增长19.8%。
表5 2010年全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进出口总值 | 419.3 | 41.5 |
其中:进口总值 | 193.6 | 38.9 |
出口总值 | 225.7 | 43.9 |
其中:一般贸易 | 180.0 | 46.0 |
加工贸易 | 41.0 | 43.7 |
其中:国有企业 | 36.5 | 35.0 |
外商投资企业 | 92.2 | 40.3 |
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 | 97.0 | 51.3 |
其中:亚洲 | 86.6 | 37.3 |
香港 | 3.7 | 19.9 |
日本 | 11.6 | 12.8 |
韩国 | 17.7 | 35.3 |
非洲 | 13.4 | 12.8 |
拉丁美洲 | 13.4 | 91.5 |
欧洲
| 75.7 | 53.5 |
欧盟 | 57.1 | 45.0 |
北美洲 | 32.4 | 42.2 |
美国 | 28.6 | 40.9 |
大洋洲 | 4.2 | 48.4 |
图8 2005—2010年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8.3亿美元,增长6.5%。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67.9%;房地产业占13.6%;批发和零售业占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6%。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246个,增长14.4%;新批合同外资32.9亿美元,增长26.3%。
图9 2005—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3亿美元,减少8.2%。
全年引进省外技术5420项,比上年增长1.1%;引进资金1949.8亿元,增长31.3%;引进人才8.2万人,增长6.1%。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7.7亿吨,比上年增长29.6%;货物运输周转量7679.1亿吨公里,增长28.4%。旅客运输总量9.1亿人,增长16.8%;旅客运输周转量1172.9亿人公里,增长12.4%。港口吞吐量达6.0亿吨,增长18.6%。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5.4万公里(包括村路),比上年增长1.3%。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103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总里程达13.3万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719.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70.4万辆,增长24.1%。民用轿车保有量220.2万辆,增长31.6%,其中私人轿车199.5万辆,增长33.6%。
表6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情况
指 标 | 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运输总量 | 亿吨 | 17.7 | 29.6 |
其中:铁路 | 亿吨 | 3.8 | 34.1 |
公路 | 亿吨 | 13.6 | 27.7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7679.1 | 28.4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3208.7 | 17.0 |
公路 | 亿吨公里 | 4020.3 | 34.1 |
旅客运输量 | 亿人 | 9.1 | 16.8 |
其中:铁路 | 亿人 | 0.8 | 5.1 |
公路 | 亿人 | 8.3 | 18.0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172.9 | 12.4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730.6 | 8.7 |
公路 | 亿人公里 | 442.3 | 19.2 |
民航吞吐量 | 万人 | 308.4 | 110.6 |
港口吞吐量 | 亿吨 | 6.0 | 18.6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1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8.1亿元,增长22.3%;电信业务总量1386.8亿元,增长21.3%。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39.6万门,减少217.6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8080万户,增加323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251.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11.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39.5万户,分别减少92.6万户、58.3万户和34.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353.5万户,增加570.3万户。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5604.9万户,增加47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7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1.9部/百人,分别增加6.0部/百人和9.3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667.0万户,增长27.5%;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增长2.0%。
全年接待国际游客97.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13.9%;接待国内游客14581万人次,创收890.8亿元,分别增长23.1%和29.4%。旅游业总收入914.6亿元,增长28.9%。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099.0亿元,比年初增加3739.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678.4亿元,增加2127.4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755.7亿元,比年初增加2632.0亿元,同比少增1037.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2.9亿元,增长49.9%;寿险保费收入521.2亿元,增长10.3%,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2.3亿元,下降2.4%。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145.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84.1亿元,增长21.6%;寿险给付51.3亿元,下降19.4%;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10.0亿元,下降2.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326人,比上年增长5.0%;在学研究生31452人,增长11.0%;毕业生7875人,增长7.9%。普通高等学校110所,招生33.9万人,增长3.0%;在校学生110.5万人,增长4.2%;毕业生29.7万人,增长5.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28.1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48.8万人,小学在校生511.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8.0万人。
表7 2010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指 标 | 学校数 (个) | 招生数 (万人) | 在校生数 (万人) | 毕业生数 (万人) |
普通高等学校 | 110 | 33.9 | 110.5 | 29.7 |
中等职业学校 | 919 | 51.5 | 128.1 | 40.8 |
普通中学 | 3264 | 114.2 | 348.8 | 130.4 |
小学 | 13563 | 95.6 | 511.6 | 72.2 |
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60亿元,增长18.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79%,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万人,增长7.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3万人,增长7.3%。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7家、重点实验室78家。全年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33项,其中滚动实施的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2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20项。全年共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903项,其中国际领先的48项,国际先进的507项,国内领先的1858项,国内先进的487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2300件,授权量1006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8.3%和47.1%。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517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3亿元,分别增长2.9%和12.1%。
全省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个,完成对8952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3.4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省级标准206项。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测绘部门审核地图40件。全省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站1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5个,文化馆177个,公共图书馆165个,博物馆64个。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30座,调频转播台15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139座,电视转播台251座。有线电视用户670.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82.4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3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6%。出版各类报纸20.5亿份,各类期刊4996.7万册,图书1727.5万册。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48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460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5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8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73个。卫生技术人员26.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1.8万人,护师、护士8.3万人。卫生机构床位24.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2.8 万张。乡镇卫生院1962个,床位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3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7%,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5万人。
全年我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2枚。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共获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5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63.4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58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18.3元,增长6.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5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现住房人均总建筑面积30.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2.2平方米,分别增长1.9%和0.9%。
图10 2005—201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元)
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88.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728.9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259.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18.06万人,增加96.9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48.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70.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493.41万人,增加9.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94.44万人,增加35.1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40.06万人,增加15.8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561.5万人,增加71.6万人。164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46%。
全年全省279.8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191.2万人,增加15.1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3.9千公顷,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38.4千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44.4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86.1%。全民义务植树1亿株。自然保护区达到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2个。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
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炼钢346万吨、炼铁1181万吨、水泥1314万吨、平板玻璃474万重量箱。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1.8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73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8.88%。“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如期实现。
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2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5.1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116人,比上年下降4.1%。亿元gdp死亡人数为0.15人,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每10万职工死亡人数为1.45人,提高1.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2人,提高2.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59起,造成2693人死亡、578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39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05人,比上年减少0.99人。
注:1、本公报2010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为国家统计局年度核定数据。
4、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