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进步环境评价
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陕西、广东、黑龙江、辽宁排在前8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为56.94%)的地区。
将2011监测与2010监测相比较,西藏、北京、重庆、河北等9个地区的科技进步环境指数高于上年水平。陕西、湖北、吉林、甘肃等22个地区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青海和辽宁的降幅近10个百分点。
参照2010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区是重庆,由上年的第19位上升至第10位;黑龙江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7位;安徽由上年的第27位上升至第23位。位次下降最快的地区是青海,由上年的第8位下降至第14位;山西由上年的第14位下降至第19位;福建由上年的第15位下降至第20位;辽宁由上年的第4位下降至第8位。
图2-1 各地区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序图
二、科技活动投入评价
在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天津、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排在前7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8.52%)的地区。
将2011监测与2010监测相比较,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提高了0.76个百分点,山东、福建、江苏、浙江等7个地区超过这一增幅。有22个地区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低于上年水平,其中宁夏的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参照2010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序,位次变动较大的地区是重庆,由上年的第10位下降至第13位,其他地区的位次没有太大变化。
三、科技活动产出评价
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的排序中,北京、上海、天津排在前3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60.26%)的地区。
将2011监测与2010监测相比较,全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比上年提高了7.40个百分点,有5个地区高于这一增幅,其中福建的增幅超过20个百分点。浙江、上海、吉林、甘肃等8个地区低于上年水平,
参照2010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的排序,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区是福建,由上年的第26位上升至第13位;宁夏由上年的第30位上升至第21位;江苏和青海分别由上年的第14位和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和第9位。位次下降最快的地区是湖南,由上年的第10位下降至第18位;安徽由上年的第23位下降至第29位;河北和河南分别由上年的第20位和第25位下降至第25位和第30位;山东和甘肃分别由上年的第16位和第7位下降至第20位和第11位。
2011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2010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天津、北京、江苏、广东、湖北、福建、重庆、四川排在前9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52.19%)的地区。
将2011监测与2010监测比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提高了0.10个百分点,江西、陕西、黑龙江、海南等21个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云南、福建、甘肃、辽宁等10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低于上年水平。
参照2010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排序,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区是陕西,由上年的第19位上升至第13位;黑龙江和江西分别由上年的第26位和第17位上升至第21位和第12位。位次下降最快的地区是吉林,由上年的第9位下降至第14位;辽宁和西藏分别由上年的第14位和第13位下降至第18位和第17位。
2011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2010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五、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排序中,广东、上海、天津、北京、福建、江苏、辽宁、山东、浙江、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排在前12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67.98%)的地区。
将2011监测与2010监测相比较,全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提高了2.80个百分点,贵州、西藏、安徽、广西等10个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只有上海和天津低于上年水平。
参照2010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排序,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区是安徽,由上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0位,其他地区的位次没有太大变化。
2011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2010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编辑单位: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
供稿单位: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
发送范围:部领导及部内有关厅、司和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直属单位等部门的科技主管部门,人大教科文卫委、政协科技委,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体改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